很多父母不了解小兒推拿,但非常熱衷給自己的孩子捏脊。
捏脊可以幫助寶寶疏通經絡、升陽開胃、促進氣血運行、改善臟腑功能以及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等作用。
「每個孩子都適合做捏脊保健嗎?」
要瞭解捏脊的適用症狀就得知道捏脊的原理。
捏脊是在後背的膀胱經和督脈上操作的,上捏脊是從長強穴(尾骨尖附近)向上捏至大椎穴。督脈主一身之陽氣,督脈上幾個主要穴位都是升陽的穴位。根據經絡按摩“順經為補,逆經為瀉”的原則,順督脈自下而上捏脊的目的是升陽,屬補法。
下捏脊順序跟上捏脊相反,逆瀉督脈,有清熱瀉火通便之效,屬於瀉法,平時多用於實熱症比如發燒或便秘的治療,極少用於平時保健。實際運用中下捏脊往往只捏不提,或單用推背代替。
比如實熱症的小兒發燒,推拿完手上的穴位後加推背(從大椎穴推至長強)至皮膚發紅發熱,能有效加快退燒速度。
上捏脊能調動一身陽氣,陽氣升,可溫腎健脾,令脾、腎得以運化,同時,捏脊經過後背膀胱經上一系列重要腧穴,對腎、脾、肺都有直接影響。
因為上捏脊的根本目的是補陽氣,所以更適合虛寒證為主的積食、便秘、腹瀉、感冒等症狀,對於素體陽虛的孩子而言,陽氣得到提升,抵抗力自然會增強,胃口也會變好。而對於實熱證或陰虛內熱症就不適合經常上捏脊,否則會越捏內火越重,就很可能會出現便秘加重,口舌生瘡,盜汗加劇,晚上睡覺煩噪甚至發燒的副反應。
上捏脊大補陽氣,會助熱,熱就會促使身體機能加速運化,因此要根據孩子體質不同適可而止,每日不可多捏,一般3-9遍就可以,多捏無益。有的家長盲目相信捏脊的保健效果就覺得捏得越多越好,每日給孩子捏上十幾二十遍,而且早上捏完晚上還繼續捏,長期堅持的話反而造成更嚴重傷害。
特別提醒下,因為上捏脊會加重胃火,胃強脾弱的孩子,就是那種非常能吃老感覺吃不飽又容易食積的孩子,家長一定不要給孩子經常上捏脊,這種孩子現在不少見到。
什麼時間上捏脊最合適呢?
按一天時辰來看,最好是早上,早上旭日東昇,也是人體一身陽氣生髮之時,此時上捏脊順應了大自然規律,效果也會比較明顯。
而晚上是養陰的時間,原則上不可上捏脊,否則升陽傷陰,反招實熱病患,有些家長反應晚上給孩子上捏脊後睡眠變差甚至煩噪不安,就是這個原因。
按照一年時辰看,最好是春、夏,冬季應以藏陽為主,上捏脊會造成陽氣外瀉,而且因為冬天較冷,陽氣外瀉就易感染風寒,所以原則上冬季不宜捏脊,父母一定注意。
孩子分不清楚是哪種體質,既不容易上火也算不上虛寒,但很想給孩子做捏脊保健。對於這種情況,一般會建議父母早晨給孩子上捏脊,而晚上給孩子自上而下推背,或者早晨做完上捏脊後給孩子揉下三陰交和搓下湧泉穴,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上捏脊造成的上火。但對於實熱很明顯的孩子,依然不建議經常給孩子上捏脊。
另外需要注意,上面說的那些捏脊的副反應都是長期累積的後果,如果平時偶爾捏一兩次,無論哪個方向,一般不會有明顯的副作用。比如有些無汗的高燒,我們既可以上捏也可以用下捏脊,目的是為了發汗退燒,這種情況下就宜採用重手法去刺激達到解表發汗退熱的目的,方向反而不是關鍵。而平時保健的捏脊,就要看孩子年紀和體質採用相對輕柔的手法。
附捏脊訣竅:
第1-3遍:只捏。
捏到大椎後向上提兩下,反手用2、3、4指尖貼脊柱向下抹,直至尾骨;接著捏起尾骨上的肉開始第二遍......
第4-5遍:捏起尾骨的肉向上提一下,然後每捏2下提一下,即一二提,一二提,......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,按老辦法一直捏上去到大椎再反手下來。
【要點】:
1、捏到大椎一定要提兩下。
2、到大椎後一定要向下抹。
3、第四五遍尾椎第一把就要提,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。
4、捏完五遍後,要用手掌從上向下來回搓幾遍,令其後背發紅發熱。
5、最後還要在尾骨上拍三下。
(注意,半歲以內的嬰兒可以只捏不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