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,講究養生保健,加上臨近過年,想買補品送禮的朋友也越來越多。
很多人誤認為中藥藥性平和,無毒副作用,有病治病,無病養身。
其實,中藥進補也要講方法,不能濫用,否則既花了錢,又傷了身,不合理使用中藥進補,往往適得其反。
俗話說“是藥三分毒”,中醫理論認為,中藥的毒是指有偏性的東西,在臨床上,中醫是用藥物的偏性來糾正身體的偏性。
如果吃補藥使身體產生不舒服的話,就是補偏了。
拿人參來說,它有很強的補氣作用,可以補虛養氣,但如果給火力旺的年輕人吃,吃了往往流鼻血。滋補中藥,用在需要的人身上就是補品,用在不需要的人身上就是“毒藥”。
中醫非常講究平衡,人體既有不足的一面,需要補,也有亢盛的一面,需要抑制。如果補得太過了,就可能產生疾病。
虛弱的體質並不一定會因為進補而馬上好轉。
無論食補、藥補都要通過脾胃的吸收才能到達全身,發揮作用。
如果脾胃虛弱,運化無力,會導致虛不受補。如果確實屬於虛弱體質,補的時候要找專業醫生幫你辨別體質,也就是辨別補的方向。
中醫認為,所謂體質,是指人體生命過程中,在父母遺傳和後天獲得的基礎上,形成的各方面綜合的固有特質,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個體差異。
中醫“虛則補之”和強調個體差異等進補原則 , 是很有科學道理的。
藥補不如食補,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。
殊不知許多食物也是有治療作用的藥物。
如多吃蘿蔔可健胃消食,順氣寬胸,化痰止咳;多吃山藥能補脾胃。很多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就有很好調理身體的作用,切不可認為只有藥物才是首選。
“物以稀為貴”,昂貴的傳統中藥如靈芝、冬蟲夏草、鹿茸之類,凡治療保健均有一定的適用對象,故應根據需要來確定是否選用,切勿憑貴賤來分高低,尤其老年群體更應以實用和價格低廉為滋補原則。
中醫強調,進補原則是“虛則補之”。
中藥養生,重在補虛,對於無病也不虛的人,根本不需要使用藥物,他們的養生以非藥物為主。而虛症又分陰虛、陽虛、氣虛、血虛等,對證服藥才能補益身體。不分虛實諸證,亂用補藥,只能越補越糟。中
藥滋補大忌就是不辨體質而隨意亂補,盲目跟風。所以,進補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,“缺什麼,補什麼”才能事半功倍。
保健養生雖不像治病那樣嚴格區別,但起碼應將用藥對象分為偏寒偏熱兩大類。偏寒者,畏寒喜熱,手足不溫,口淡涎多,大便溏,小便清長,舌質淡脈沉細;偏熱者,則手足心熱,口幹,口苦,口臭,大便幹結,小便短赤,舌質紅,脈數。若不辨寒熱妄投藥,容易“火上加油”。
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。
認為“多吃補藥,有病治病,無病強身”是不科學的。如過量服用參茸類補品,可引起腹脹,不思飲食;進補更不是滋補藥的隨意疊加。對於進補過度的人,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上火。
中醫認為,上火就是人體陰陽失衡後出現的內熱症。一旦上火,可能出現口乾舌燥、喉嚨痛、口臭、嘴破、牙齦紅腫、眼睛幹澀、流鼻血、頭痛、痔瘡、便秘、失眠等症狀。
現在大家的生活水準的提高,不少家庭天天有葷腥,餐餐太油膩,這些食物代謝後產生的酸性有毒物質,需及時排出,而生活節奏的加快,又使不少人排便不規律甚至便秘。
近年來,養生提倡“負營養”的理念,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,減少“腸毒”的滯留與吸收,提倡在進補的同時,亦應重視排便的頻率和通暢。
有些人喜歡按自己口味,專服某一種補品,繼而又從多年不變發展成“偏食”“嗜食”,這對健康是不利的。
因為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,亦有一定的副作用,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。尤其是老年人,不但各臟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,更需要全面地系統地加以調理。
所以,滋補藥並不是萬能的,切記不可不顧自身體質的特點,而盲目地進補。不然不僅起不到滋補的作用,反而損害了健康,所以大家在購買補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