▌導語
今天是5月21日,值太陽到達黃經60°,是交小滿,為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8個節氣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曰:“四月中,小滿者,物致於此小得盈滿。”因此時我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,但還沒有成熟,約相當乳熟後期,所以叫小滿。小滿三候:“一候苦菜秀,二候靡草死,三候小暑至。”意思是說這一時節隨著夏天火熱之氣的旺盛,苦菜將長得茂盛;接著葶藶一類秉至陰之氣而生的靡草也就枯死了;然後初步的暑熱天氣即將來臨。
▌養生重點
小滿節氣到下一個芒種節氣期間,全國各地都將漸次正式進入了夏季,南北溫差進一步縮小,降水進一步增多。按四季的五行屬性,夏屬火,與心相應。期間天氣日趨炎熱,萬物瘋長,而人體心臟的陽氣亦漸加旺盛。故養生應著眼於一個“長”字,保護和維持蓬勃的生命力,而重在靜心養神,顧護好心陰心陽,以防突發心肌梗塞、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。因我國普遍雨熱同期,濕熱二氣往往交蒸互結為患,使得痱子、過敏性皮炎、汗斑、濕疹、急慢性胃腸炎、痢疾等病症都易發病或加重,故亦需加強預防。
▌二十四節氣養生歌
雨水豐沛麥粒滿,北方十年九迂旱。保健知識曉者強,未病先防心體健。天人相應正氣存,邪不可幹病理歡。多吃利濕清熱菜,常餐涼爽清淡飯。
▌起居養生
衣著
小滿后暑熱日著,特別是在南方,人們大都改著短衣短裙,輕裝外出,而在雨後的清晨及夜晚仍會較涼,這時對於老人、小孩等抵抗力較弱的人仍要適當添衣。而大多數人特別是坐辦公室的白領一族,則應防範空調開得太低使人為寒氣入侵機體,引生鼻炎、感冒甚至支氣管炎、宮寒等病症。故最好在上班處常備一兩件長袖衣,以在室溫過低時好保護頸項腰背和腿膝等要害部位。外出最好帶一把防紫外線的雨傘,避免暴曬中暑和/或突然下雨被淋。此外,隨著氣溫回升,腳汗也開始逐漸增多。所以穿鞋應注意它的透氣性、保暖性和吸濕性三大特點,還應注意到其式樣及尺寸大小。一般而言,應選擇鞋幫較深一些的式樣,尺寸大小應合適,松了穿著不便,容易疲勞,而且保暖性差,容易引起傷風感冒,過緊的鞋子會壓抑皮下毛細血管,影響正常的代謝功能。
居家
小滿之後,白晝時長,人們習慣晚睡早起,睡眠往往不足,再經過一上午的忙碌,體力和精力的消耗都比較大。因此一般都會午睡。夏季午休以30分鐘至一小時為宜,時間過長反而感到疲倦。睡覺時萬勿貪涼過吹風扇或空調,不然輕則感冒,重則中風面癱常常有之。醒來後不要匆匆起床、馬上投入工作或學習,因為此時大腦的供血量不足,可能會出現短暫的功能性紊亂,讓人感到頭昏腦脹,最好再躺10分鐘左右起床。此時南方各地降雨仍較多,空氣悶熱潮濕,食品甚至衣物都容易受潮霉變,各種致病的細菌、病毒更易隨之生長繁殖,為避免各種疾病的發生,要注意常開窗,使室內空氣流通,保持空氣清新,若必要時可使用除濕器,以減少和抑制病菌、病毒繁殖,從而達到抑菌防病的效果。
運動
小滿以後天氣逐漸變得炎熱,人們活動量普遍增多,大多數人也會趁這個時候開展戶外運動,但此季節其實不宜汗出過多,因為按中醫理論,“汗為心之液”,血汗同源,汗多易傷心之陰陽。加之夏天溫度高,體表的血量分佈多,過汗容易使血液黏稠度增高,導致老年人及體弱者出現血心腦缺血的症狀。縱是青壯年,若大汗淋漓體能消耗也很大,身體往往比較虛弱,因此運動不要過量,否則可能導致抵抗力下降。因此體質虛弱者及老年人應以輕鬆運動方式為主,選擇在清晨或傍晚時做運動,如太極拳、健身操、八段錦、慢跑、散步等。如出汗過多,要適當喝一點淡鹽水。需要注意的是,該出汗時則要出汗,不能閉汗,如運動剛結束時,人體仍處於代謝旺盛、皮膚血管擴張的狀態,不能立即洗澡,因為皮膚受到刺激,通過神經反射引起皮膚血管收縮,會使身體散熱困難、體溫升高。因此,正確的做法是,運動後適當飲水、休息,過一會兒再用溫水洗澡,切忌用涼水。出汗后亦不宜長時間在房間裡吹低溫空調。
▌情志養生
小滿期間天氣轉熱,人的心神易受到擾動,出現心神不寧。故值此時節,人們要格外重視精神的調養,加強對心臟的保養,尤其是老年人不可有過激之處,應該保持愉快的情緒,安閒自樂,切忌暴喜傷心,保持神清氣和、心情愉快的狀態。要做到“戒怒戒躁”,切忌大喜大怒,盡量保持精神寧靜。
▌飲食養生
小滿過後,濕熱之氣日重,人們會易覺煩躁上火,或是身重乏力,食欲也會有所下降。此時宜遵“增淡減苦、調養胃氣、健脾護腎”的原則,飲食應清淡,以易消化、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,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。將綠豆、蓮子、荷葉、蘆根、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併煮粥,並擱涼後食用,也可起到健胃、驅暑的功效。平時多吃蔬菜、水果及粗糧,可增加纖維素、維生素B、C的供給,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。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不可過食生冷、冰鎮之品,否則容易刺激腸胃,導致消化功能失調。
此外,可根據個人體質需要採用以下食療:
1、赤小豆薏米粥
【原料】赤小豆30克,炒薏米30克,粳米50克,白糖適量。
【製作】先將赤小豆用溫水浸泡2-3小時,然後撈出放人沙鍋內,入薏米,加水500毫升左右,以武火煮至赤小豆爛開,再放入粳米,改以文火慢慢熬粥,待粥將熟時,加入白糖,稍煮片刻即可。
【功效】健脾祛濕,利尿消腫。
【宜忌】適用肥胖症、水腫、腹水、腳氣病浮腫、大便稀薄、小便不利而證屬脾虛濕盛者,陰虛火旺、腎陽衰微者慎用。
2、山楂荷葉飲
【原料】山楂15克,荷葉12克,絞股藍15克。
【製作】將山楂、荷葉、絞股藍洗淨,用水煮沸,浸泡15分鐘即成,代茶飲,隨意飲用。
【功效】益氣健脾,利濕消滯。
【宜忌】適用於脾虛濕盛兼有食滯而見腹脹食少、體胖、血脂偏高、動脈硬化、脂肪肝、身重乏力、頭昏者;腎精虧虛、陽氣不足者不宜。
3、冬瓜龍骨湯
【原料】冬瓜150克,龍骨半斤,鹽適量。
【製作】冬瓜去皮,洗淨切三角塊,龍骨砍成小段,將骨頭、冬瓜一同放入沙鍋內。武火燒開後,改用文火燉至2小時左右。湯見白色,加入食鹽調味即可食用。
【功效】平肝祛風,潤腸利濕。
【宜忌】適用于肝風內動、濕熱內蘊而見血壓偏高、眩暈、便秘者;虛寒體質者忌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