▌導語
今天是11月07日,值太陽到達黃經225°,乃交立冬,為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曰:“立,建始也;冬,終也,萬物收藏也。”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,收藏入庫,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。所以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,而且預示著萬物即將收藏,以規避寒冷。立冬三候:“一候水始冰;二候地始凍;三候雉入大水為蜃。”意即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;土地也開始凍結;三候“雉入大水為蜃”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,蜃為大蛤,立冬後,野雞一類的大鳥便藏匿起來不多見了,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。
▌養生重點
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,在五行中屬水,代表寒冷與收藏潛養,故而從此一時節開始,養生應注意一個“藏”字,重在收藏陽氣與保暖禦寒。入冬后,天寒地凍,人體陽氣隨之潛藏起來,抵抗力下降,尤易受冷感冒,哮喘、風濕性關節炎、冠心病、高血壓等均易發作或加重,虛寒體質者起居飲食尤當小心謹慎,要時刻呵護好我們身體的陽氣。
▌二十四節氣養生歌
陽極陰生立冬到,黃河始冰難見鳥。寒曲溫伸生物感,養生保健重四調。攝寐動服均變化,天地相應人氣保。溫補陽氣忌寒冷,莫至疾生預防早。
▌起居養生
著衣
立冬後,冷空氣頻繁光臨,要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,保暖防病,但添衣要適度。對小孩老人及體質虛弱者,著衣當以背暖、肚暖、足暖、關節暖為原則,可有效預防受寒,避免感冒、腹瀉及關節疼痛等病症發生。逢大風天氣,還可加披圍脖,以防風邪挾寒從頸項入侵人體而發病。
起居
誠如《黃帝內經》所言:“冬三月,……早臥晚起,必待日光。”在生活起居方面,立冬后應早睡晚起,日出而作,保證充足的睡眠,適當睡個懶覺也是可以的,有利於陽氣潛藏、陰精蓄積。年輕人要避免夜生活豐富,睡覺過晚;老年人要避免晨練起得太早。許多老人喜歡天不亮就起床出門晨練,這在冬季是不適宜的。早晨氣溫低,人體交感神經興奮,引起全身皮膚毛細血管收縮,血液迴圈阻礙增加,血壓容易升高,心肌耗氧量也增加,老人冬季晨練易引發心肌梗死或腦溢血等意外情況。
運動
冬天還能夠堅持運動是好事,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過量,以防出汗過多,既損傷人體之“陰”,又耗心陽,應以身體微熱為度。同時還要做足熱身運動。立冬后氣溫下降,寒氣外束,我們人體的氣血本來就不如天氣暖和時通暢,氣血運行速度慢,筋肉組織凝結粘連在一起,因而運動前要做好充分的熱身,而且時間要比以前更久。尤其是關節部位,更要充分活動開,這些部位在冬天時都會變得“脆弱”,受涼受風,關節疼痛的問題馬上就找上門來。此一階段適宜多做些健美操、太極拳、太極劍、球類等有氧運動。若逢冷空氣來襲,氣溫驟降,最好暫停鍛煉。不少人在此時會更趨於選擇在室內鍛煉,則應注意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。若要晨練,時間可以適當推遲,“見太陽才運動”。太陽出來以後氣溫升高,空氣品質也會變好,戶外活動應選擇在上午9時半以後到下午4時之前進行最為適宜。
▌飲食養生
立冬時心肺氣弱,腎氣漸強,飲食宜減咸增苦,以調養心腎。此時宜少吃生冷或燥熱的食物,適合清補甘溫的食物,如雞、鴨、魚類、芝麻、核桃、花生、黑木耳等,同時配以甘潤生津的果蔬,如梨、冬棗、柑橘等。冬季與腎臟在五行中均屬於水,因而進入冬季后,是溫腎養腎的好時機,慢慢的宜多吃一些糯米、高粱、栗子、大棗、核桃仁、桂圓、韭菜、生薑、牛肉、羊肉等溫熱性質的食物。不過立冬後不要驟然進補,要給腸胃一個循序漸進的適應過程,所以要做好引補,比如先食用性質溫和的花生紅棗湯、生薑燉牛肉等。
此外,可根據個人體質需要採用以下食療:
1、芝麻枸杞粥
【原料】黑芝麻25克,枸杞15克,粳米50克,白糖12克。
【製作】黑芝麻炒熟研末備用,粳米、枸杞子洗淨與黑芝麻入鍋同煮,旺火煮沸後,改用文火煮成粥。加入白糖即成。
【功效】補益肝腎、滋養五臟。
【原料】肉蓯蓉30克,羊肉150-200克,大米適量,食鹽、味精各少許。
【製作】羊肉洗淨切片,放鍋中加水煮熟,加大米、蓯蓉共同煮粥,以食鹽、味精調味服食。
【功效】溫裏壯陽、補腎益精。
3、枸杞山藥骨頭汤
【原料】枸杞子15克,鐵棍山藥100克,排骨150克。
【製作】將鐵棍山藥削皮,洗淨,切成小段,與排骨、枸杞子一起放入鍋中,加水適量,燒沸後文火煮約1.5小時。
【功效】平補肝腎、養精益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