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語
今天是1月6日,值太陽到達黃經285°,是交小寒,為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,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曰:“小寒,十二月節。月初寒尚小,故雲。”寒即寒冷,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。意思是說小寒是農曆十二月初旬的節氣,此時天寒地凍,可還只是“小冷”。但根據我國的氣象資料,小寒是國內大部氣溫最低的節氣,只有少數年份的大寒氣溫低於小寒的,因此小寒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。小寒三候:“一候雁北鄉,二候鵲始巢,三候雉始鴝。 ”因為禽鳥是最早得知氣候變化的,小寒時節雖然北方仍是冰天雪地,但是陽氣已動,因此大雁便開始向北遷徙;而後北方那些光禿禿的樹枝上,會有喜鵲感受到陽氣回升並開始銜草築巢;漂亮的雉鳥也因為陽氣的生長而鳴唱高歌起來。
養生重點
小寒正處三九前後,俗話說“冷在三九”、“三九寒天”,其嚴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,而寒為陰邪,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,故而此時養生重在防禦陰寒之邪對人體的侵襲,要扶助人體陽氣,注意預防感冒、哮喘、中風、冠心病、高血壓、關節炎、宮寒等病症發作或加重。
二十四節氣養生歌
候鳥悟性曉陰陽,喜鵲築巢後代養。安生之本資於食,食能祛邪臟腑強。因人施膳頗體煉,護氣養血收斂陽。閉精勿施藏其附,調膳護精體安康。
起居養生
禦寒保暖
小寒時節正屬三九寒天,防禦外寒侵襲是頭等大事,所以外出要穿得厚暖,應加披圍脖,戴上帽子,特別是兒童、老人,要避免長時間將手、腳、足踝部和耳朵等暴露在外,以防凍瘡。俗話說,“寒從腳起,冷從腿來”,人的腿腳一冷,全身皆冷。因此,最近一直到立春前,入睡前都別忘記泡腳。肝脾腎三大經脈都是起於足部,以熱水洗腳,有助於肝脾腎的經脈得到溫通,利於引陽入陰,使肝脾腎三臟的臟氣得到充養。現代研究也證明,寒冬之時泡腳能使血管擴張,血流加快,改善腳部的皮膚和組織營養,降低肌張力,改善睡眠品質。特別是那些“夜貓子”,久坐到深夜的人,睡覺之前更加不要省卻這個步驟。
審時而動
俗雲“冬練三九”,這一時節二陽發動,確可慢慢開始鍛煉身體,不過要注意審時而動。鍛煉時間宜晚,早晨鍛煉最好待日出以後再進行,因日出後溫度上升,空氣中的污染物也有所減少,還有進行日光浴的作用。同時要避免在風、大雪、大霧、大寒中鍛煉,上述天氣時應在室內進行鍛煉。此外,還要循序漸進,每次鍛煉時運動量應由小到大,逐漸增加,不要驟然進行劇烈運動,以免發生意外。在鍛煉前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活動。因冬季氣溫低,血流緩慢,肌肉、關節及韌帶的彈性和靈活性降低,極易發生運動損傷。冬季的運動量不寰過大,可進行運動量較適宜的全身性運動太極拳、慢跑、體操等,以免過耗陽氣,適得其反。
節欲保精
小寒陽氣初生,外寒甚凜,房事宜慎。一者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節制房事,不可因房事不節,勞倦內傷,損傷腎氣。腎為先天之本,腎精充足,五臟六腑皆旺,抗病能力亦強,身體健壯則人能長壽。反之,腎精匱乏,則五臟虛衰,多病早夭。尤其對於來年準備生育二胎的人,更應在此時“養精蓄銳”。二者房事后精泄汗出,腠理大開,而此時外寒凜冽,稍有不慎即易浸染風寒,輕者感冒,重者即為日後其他病症埋下禍根。
情志養生
小寒后,陽氣漸生,與之相配合,我們在情志方面應該做到精神暢達樂觀,不為瑣事勞神,不要強求名利、患得患失;注意合理用腦,有意識地發展心智,培養良好的性格,尋找事業的精神支柱;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,工作、學習之餘多聽音樂,它會給你帶來無窮的快樂;注意儀容儀錶,不同的場合裝束要得體,心態年輕化,以振奮精神,增添生活樂趣。
飲食養生
小寒外寒尤重而內陽日生,最宜溫散與補中相伍,飲食上宜增苦忌咸,多吃米麵主食,適當選擇產熱高和溫熱性的食物如羊肉、牛肉、雞肉、紅棗等,這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,產熱量多,對於素體虛寒、陽氣不足者尤其有益。另外,木耳、黑棗、芝麻、黑豆、豬脊、海參、龜肉、甲魚、鮑魚等具有滋陰益腎、填精補髓的功效,也可以適當多食。同時可據個人習慣增加辛辣食物如辣椒、生姜、胡椒等,不僅可以增進食欲,還能助陽生發,促進血液循環,以散寒、御寒。
此外,可根據個人體質需要採用以下食療:
1、枸杞山藥圓肉粥
【原料】枸杞子20克,山藥100克,圓肉15克,粳米100克。
【製作】枸杞20克洗淨,山藥100克去皮洗淨切塊,粳米100克淘洗好,入圓肉加水一同煮爛即可。
【功效】補益肝腎、充養精血。
2、杜仲菟絲牛骨湯
【原料】杜仲20克,菟絲子20克,牛骨250克,薑、食鹽適量。
【製作】牛骨剁塊洗凈,將杜仲、菟絲子、生薑同時入鍋燉熟,飲湯。
【功效】溫陽補腎、強精壯骨。
3、當歸枸杞燉羊肉
【原料】當歸15克,枸杞15克,桂圓10克,羊肉300克,薑、料酒、食鹽適量。
【製作】羊肉洗淨切塊備用,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入鍋,水開後5、6分鐘撈出羊肉,水倒掉,重新換水燒開後放入羊肉、薑、料酒、鹽,燉至五成熟,加入鍋至熟。
【功效】溫腎益精、暖肝補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