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語
今天是11月22日,值太陽到達黃經240°,乃交小雪,為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曰:“十月中,雨下而為寒氣所薄,故凝而為雪。小者未盛之辭。”意思是說這個時期天氣逐漸變冷,黃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與小雪節令一致。雖然開始下雪,一般雪量較小,並且夜凍晝化。小雪三候:“一候虹藏不見;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;三候閉塞而成冬。”即此節氣已再也不會見到彩虹,然後陽氣下降,陰氣上升,而致天地不通,陰陽不交,萬物失去生機,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冬。
養生重點
立冬是冬季的第二個節氣,此時,中國廣大地區西北風開始成為常客,氣溫下降,逐漸降到0℃以下,黃河以北地區會出現初雪,而南方地區亦多已正式入冬,人們該注意禦寒保暖了。故而養生重在收藏陽氣與保暖禦寒。隨著氣溫下降,人體陽氣深藏起來,抵抗力便下降,尤易受冷感冒,哮喘、風濕性關節炎、冠心病、高血壓等均易發作或加重,虛寒體質者起居飲食尤當小心謹慎,要時刻防範風寒濕三邪的侵襲。
二十四節氣養生歌
氣溫下降地始凍,天地不通陽氣動。七情變化莫過激,禦寒保暖防疾病。怒肝憂心恐傷腎,六淫侵襲致鬱症。悅神爽志安臟腑,膳食調養多煉功。
起居養生
著衣 小雪後,天氣就真正寒冷起來了,因此一定要注意保暖防病。對小孩老人及體質虛弱者,著衣當以背暖、肚暖、足暖、關節暖為原則,可有效預防受寒,避免感冒、腹瀉及關節疼痛等病症發生。逢風雨雪天氣,應加披圍脖,以防風邪挾寒從頸項入侵人體而發病。
睡眠 《黃帝內經》有言:“冬三月,……早臥晚起,必待日光。”所以在小雪正式入冬后應早睡晚起,日出而作,保證充足的睡眠,以利於陽氣潛藏、陰精蓄積。年輕人要避免夜生活豐富,睡覺過晚;老年人要避免晨練起得太早。
運動 冬季運動最好選擇在中午較暖和時進行,場地宜選擇在空氣新鮮的地方,鍛煉的項目以散步、慢跑、太極拳、廣播操為好,但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;若運動過激,可導致大汗淋漓,汗泄太多,反易受涼,不但傷陰氣,也宜損陽氣。所以在運動鍛煉過程中,不宜出汗過多。根據中醫學“天人合一”以及“五行學說”,腎主骨生髓,而寒易傷腎,故冬季易出現骨關節疾病,運動同時應注意對骨關節的保護。
情志養生
小雪節氣中,天氣時常是陰冷晦暗,此時人們的心情也會受其影響,特別容易引發抑鬱症。抑鬱症的發生多由內因即七情過激所致,七情包括了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七種情志的變化。綜觀中西醫學的觀點,為避免冬季給抑鬱症朋友帶來的不利因素,所以在此節氣中要注意精神的調養。清代醫學家吳尚說過:“七情之病,看花解悶,聽曲消愁,有勝於服藥者也。”
飲食養生
小雪開始,飲食方面要多吃熱量高、有健腦活血功效的食物。宜吃溫補性食物和益腎食品,溫補性食物有羊肉、牛肉、雞肉、狗肉、鹿茸等;益腎食品有腰果、芡實、山藥熬粥、栗子燉肉、白果燉雞、大骨頭湯、核桃等。另外,還要多吃黑色食品如黑木耳、黑芝麻、黑豆等。
此外,可根據個人體質需要採用以下食療:
1、桑葚芝麻膏
【原料】桑椹子30克,黑芝麻60克,胡麻仁10克,白糖30克,糯米粉700克,黏米粉300克。
【製作】將黑芝麻放入沙鍋內,用小火炒香。桑椹、胡麻仁洗淨後,放入沙鍋內,加適量清水,用大火煮沸後,轉用小火煮20分鐘,去渣留汁。再將糯米粉、粳米粉、白糖放入盆內,加藥汁和適量清水,揉成麵團,做成糕,在每塊糕上撒上黑芝麻,上籠蒸20分鐘即成。
【功效】健脾益胃、補益肝腎。
2、杜仲牛膝湯
【原料】杜仲20克,懷牛膝30克,脊骨200克,食鹽、味精各少許。
【製作】脊骨砍成小塊,與杜仲、牛膝一起放鍋中加水,入調味料,以文火燉2小時即可。
【功效】補腎益精、強筋健骨。
3、枸杞山藥骨頭汤
【原料】枸杞子15克,鐵棍山藥100克,排骨150克。
【製作】將鐵棍山藥削皮,洗淨,切成小段,與排骨、枸杞子一起放入鍋中,加水適量,燒沸後文火煮約1.5小時。
【功效】平補肝腎、養精益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