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語: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,今年的立夏為5月6日到5月20日。曆書云:“鬥指東南,維為立夏,萬物至此皆長大,故名立夏也”。立夏後溫度明顯升高,炎暑將臨,雷雨增多,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。立夏在五行中屬火,與五臟中的心相應,且立夏開始雨水增多,濕氣漸長,因此立夏養生需靜養護心、夜臥早起,健脾祛濕。靈活運用藥材及食物,可以做出既美味又能調理、改善體質,預防疾病的美食:
第一道:鹹味豬心湯
【原料】豬心紅棗2枚、白蓮子10粒左右、薑1~2片、鹽少許。
【做法】豬心同上切長條,紅棗、白蓮子洗淨,與豬心同置一碗中,放入薑片、鹽,加清水蓋上蓋子入鍋蒸2~3小時。
【功效】豬心具有補虛,安神定驚,養心補血的功效;白蓮子具有補脾止瀉、益腎澀清、養心安神之功效。因此這款湯能除了能夠養心安神,還可補益脾腎。
第二道:赤小豆茯苓煲排骨
【原料】赤小豆100克、茯苓100克、排骨300克 、食鹽適量
【做法】將赤小豆、茯苓和排骨分別洗淨。 然後將材料都放入鍋中,注入適量的清水,大火煮約40分鐘,水開了之後,改用文火煲約2小時。 最後,放入食鹽調味即可食用。
【功效】赤小豆甘酸,性平,可以利水解毒。茯苓甘淡,性平,利水滲濕,健脾,寧心。因此這款湯不但可以祛濕除熱,還可以健脾。
第三道:薏米蓮子雞爪湯
【原料】雞爪若干、薏米、蓮子適量 、鹽適量
【做法】先將薏米和蓮子洗淨,將薏米放在水中浸泡1-2小時。把雞爪洗淨,剝淨趾甲上黃色那層皮(注意不要斬去雞腳的趾甲,保留趾甲可以有助於防止雞油滲出),汆水撈起。將清水煮沸,倒入燉盅裡,把所有雞爪、薏米、蓮子、薑片和米酒放入,隔水燉兩個小時,加入適量的鹽調味即可食用。
【功效】薏米甘淡、微寒,具有清熱利濕,健脾胃的功效;蓮子味甘、澀,性平,補脾止瀉,止帶,益腎澀精,養心安神。這款湯有祛濕氣、健脾胃、益腎補血、美白養顏的功效。脾胃虛寒之人把薏米換成炒薏米即可。
第四道:淮杞燉兔肉湯
【原料】兔肉、淮山藥、枸杞、桂圓(各適量)、鹽、雞精、料酒、薑
【做法】先將兔肉洗淨切成塊,薑切片,山藥切塊,在鍋中倒入適量的水,並放入兔肉、姜片、桂圓、山藥,再加入料酒、雞精調味,燉一小時。把枸杞放進溫水中,泡好,湯燉好開蓋後,加入枸杞改小火再燉半小時,關火後加鹽調味即可。
【功效】淮山能夠益氣養陰,補脾肺腎;枸杞性平味甘,具有滋補肝腎、益精明目、潤肺的功效;桂圓能補心脾,益氣血,健脾胃,養肌肉。因此這道湯有養心名目,健養脾胃,滋養肝腎,安神補血,補中益氣的作用。
第五道:鮮淮山胡蘿蔔豬骨湯
【原料】鮮淮山500克、豬尾骨1塊、胡蘿蔔1根、鹽適量
【做法】將淮山去皮切塊,紅蘿蔔切塊。然後豬骨頭切塊。把所有材料放入鍋,加適量的水燒開,之後再用文火慢煮2小時,加適量的鹽調味,即可。
【功效】在《本草求真》有記載:胡蘿蔔,入肺,兼入脾。胡蘿蔔含蛋白質、脂肪、糖類、胡蘿蔔素、維生素C、礦物質、揮發油等。 有健脾消食、補肝明目、清熱解毒、透疹、降氣止咳的功效。新鮮的淮山可以健脾補肺,強身健體,加上同樣可以健脾益胃的胡蘿蔔,健康又美味。
第六道:冬瓜薏米煲水鴨
【材料】冬瓜500克、薏米30克、水鴨250克、生薑2片。
【做法】水鴨洗淨斬塊,氽燙後用清水沖乾淨,與薏米、生薑一起放入砂鍋,加水5000ml。先用武火煮15分鐘後改為文火,再煮1~1.5小時,調味後即可食用。
【功效】這款湯清熱利尿解暑。冬瓜味甘淡,性微寒,可以清熱解毒、利水消痰、除煩止渴、祛濕解暑。薏米即薏苡仁,味甘淡,性涼,健脾滲濕、清熱利水。水鴨性平涼而味甘,補中益氣、養陰利水。
【注意】薏米洗淨後在冷水時入煲,這樣煮出來的薏米就易軟入味;冬瓜必須連皮煮,因為冬瓜清熱祛暑的功效主要集中在瓜皮而並非瓜肉。
第七道:土茯苓老龜湯
【材料】土茯苓15克、草龜1只、紅棗10克、瘦肉50克、生薑10克、適量清湯、鹽4克、紹酒3克、胡椒粉少許。
【做法】土茯苓切片,草龜洗淨,砍成大塊,瘦肉切成塊,生薑去皮切片,鍋內燒水,待水開時,下入草龜、瘦肉,用中火煮5分鐘至血水消失,撈起沖淨。把土茯苓、草龜、紅棗、瘦肉、生薑放入瓦煲內,加入清湯、紹酒、胡椒粉,加蓋用慢火煲3小時。加鹽調味,再煲20分鐘即可。
【功效】土茯苓具有除濕,解毒,通利關節的作用;李時珍曰:“介蟲三百六十,而龜為之首。龜,介蟲之靈長者也”。龜甲龜板為傳統的名貴藥材,它富含骨膠原和蛋白質、鈣、磷、脂類、肽類和多種酶。據中醫臨床研究證實,龜板氣腥、味鹹、性寒,具有滋陰降火,潛陽退蒸,補腎健骨等功效。因此,土茯苓老龜湯能夠去濕解毒,滋陰清熱,健脾益腎。
第八道:苦瓜黃豆排骨煲
【材料】苦瓜300克、黃豆100克、排骨500克。
【做法】先將排骨洗淨氽燙後用清水沖乾淨,與切塊的苦瓜和浸泡好的黃豆一起放入砂鍋,加水1000ml,先用武火煮15分鐘後改為文火,再燜煮60分鐘,調味後即可食用。
【功效】清熱解暑,除煩止渴。苦瓜味苦,性涼,有清熱解毒的作用。黃豆味甘,性平,能健脾利濕、益血補虛、解毒。最宜口幹口苦、尿黃、煩熱等熱症明顯者飲用。
【注意】苦瓜性涼,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太多。
第九道:節瓜蠔豉煲豬肉
【材料】節瓜500克,蠔豉50克,豬 400克。
【做法】先將豬洗淨氽燙後用清水沖乾淨,與切塊的節瓜及蠔豉一起放入砂鍋,加水5000ml。先用武火煮15~20分鐘後改用文火煲1~1.5小時。
【功效】滋陰清熱、消暑滲濕。節瓜性平味甘,能健脾滲濕、清熱消暑、利尿消腫。節瓜不寒不熱,相較於冬瓜的寒涼,很具“正氣”,是炎熱夏季的理想蔬菜。蠔豉味鹹、澀,性微寒,具有滋陰,養血,補五臟,活血,充肌之功效。此湯滋陰清熱、消暑滲濕,老少皆宜。
第十道:太子參瘦肉湯
【材料】太子參15克,瘦肉150克。
【做法】先將洗乾淨後的太子參放入煲裡,加水500ml,煮開後調成小火,大約煮30分鐘後,下瘦肉,再用小火煮15分鐘後即可食用。
【功效】益氣生津。太子參味甘,微苦,性溫,具有補益脾肺,益氣生津之效。此湯老少皆宜,尤適用於虛不受補者。
本文摘自網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