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天灸
發布日期:2014-08-17 瀏覽次數:
【三伏】天灸療法利用時空作用於人體的力量,在大腸經、肺經脈盛,門戶打開之時,借助溫陽通散的藥物扶助已經開始減弱但有伏入體內之勢的陽氣,穿經入絡,驅除體內沉寒痼冷,調節臟腑功能,恢復人體陰陽平衡,增強抗病能力,從而達到“春夏養陽、冬病夏治、扶正祛邪”的防病治病之作用,尤其在針對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中,有很好的療效。
接受【三伏】天灸療法最好能連續堅持三年,根據中醫文獻以及國內眾多中醫院所作的統計顯示,治療鼻敏感、咳嗽或氣喘等症狀有明顯改善,感冒次數減少,過敏現象減輕,身體的免疫力和體力亦有提升。患者亦可于冬天接受【三九】天灸療法,更能加強和鞏固【三伏】天灸的療效。
【三伏天】通常以夏至以後第三個“庚”日為初伏的開始,其後連續2個“庚”日為中伏之始和末伏之始。古人有一個簡便的記憶方法,就是“夏至三庚”。因為,天干以十為週期,故每一“伏”持續時間為10天,“三伏天”通常持續時間為30天。但如果初伏之後的第三個“庚”日出現在“立秋”節氣之後,那麼,中伏就持續20天。因此,“三伏天”在不同的年份有30天與40天的區別。
適應症
哮喘、鼻敏感、咳嗽、胃腸病、痛經、頸肩腰腿痛、容易感冒等慢性、虛寒性、頑固性疾病。
正常反應
局部皮膚可能有灼熱感、發紅、麻木、癢、針刺、輕微疼痛感或起水泡等。
禁忌症
一歲以下幼兒、孕婦及計畫懷孕者、嚴重心肺功能衰竭者、糖尿病、肺結核、甲亢、當天有感冒、肺部感染、發燒、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、咽喉發炎、過去有中西藥物過敏史、皮膚容易過敏、皮膚破損等。
注意事項及處理
1、 成人一般貼藥1~2小時,兒童0.5~1小時,如感覺灼熱難忍,可隨時提前揭掉,以免灼傷皮膚,小兒貼藥家長請密切注意小兒皮膚情況。
2、 貼藥期間戒寒涼生冷、辛辣、煙酒、海鮮、豆類及易化膿的食物,尤其皮膚敏感者,忌食蝦、蟹、牛肉、鵝、鴨、花生、蛋類食品及煎炸食物。3、 貼藥部位在2小時內不宜接觸冷水,也不宜使用肥皂等刺激性物品擦洗貼藥部位。
4、 避免電扇直吹或在溫度過低的空調房間久待。
5、 貼藥後如局部皮膚紅腫,可凃四黃膏等;如出現過敏,可塗抗過敏皮膚軟膏以減輕刺激;如出現水泡,應避免抓破,可塗四黃膏、紅霉素軟膏等;如症狀嚴重者請前來醫館處理。
6、 對久病體虛以及有嚴重心臟病、肝病者,使用時注意病情的變化和有關不良反應,敷貼時間不宜過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