攻擊是在求助
發布日期:2014-11-09 瀏覽次數:
攻擊其實是在求助,乍聽之下覺得心中一震:攻擊是一種惡意,而且會讓人受傷或反擊,怎麼會和求助連在一起?求助是一種善意的表示,在其中隱藏著一種情感的信任及交流。後來在諮詢工作過程及和家人相處的經驗裡,才慢慢一點一滴的體會到這個道理:當來訪者同我訴說她的先生是如何無理取鬧,攻擊她不敬老人時,我心中突然閃出一句話:她的先生在求助。原來她的先生是在求助!因為她的先生對太太和媽媽的不合深感困擾,自己內心感到痛苦及無助,於是向太太求救,希望太太可以體會他當兒子的處境,可以和他一條心,一起來孝敬自己的父母。可是,天底下有幾個人會清楚表達自己的無助,並且向人求助?大多數人的表達方式通常是轉成憤怒或攻擊,攻擊對方希望對方可以體會到自己的處境,迫使對方改變來符合自己的期待。
然而,多數人在面臨攻擊時,第一個本能反應是開始防禦及預備反擊,然而,背後的情緒則相當複雜,包括委屈、傷心、憤怒及無助。在許多人一生當中,這樣的溝通模式可能一再地重演。另外一些人可能由熱戰轉為冷戰,相敬如冰、少說話、少接觸,避免再度重燃戰火,造成彼此更深的傷害,可是心中又隱含著擔心,深怕如此的漸行漸遠,形同陌路,這樣的婚姻或家庭又有何意義,遲早走上分居或離婚的道路。在我自己最近向家人發脾氣的經驗裡,我發現當我在氣頭上,抱怨家人不瞭解不支持我時,我突然覺察到自己其實是在求助,因為自己最近工作壓力大,面臨工作的變遷,需要家人更多的瞭解及接納,但自小從來沒有求助的習慣及經驗,所以我就直接的跳到憤怒、攻擊及指責。當我有這樣的覺察時,我直接告訴家人,我有壓力,如果他們覺得被攻擊,那是誤解,其實我是在求助,渴望得到他們的安慰及無條件的支持。可是,當我們是當下那個被攻擊的物件時,要體會[攻擊是在求助]是很困難的,因為那時我們自己的情緒也起來了,一下子就被自己的情緒卷走,本能的產生防衛及反擊,根本沒有辦法靜下心來反思:“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?”只見情緒的炮彈及攻擊的語言煙硝四漫,一陣乒乒乓乓後,只剩下慘不忍睹的戰場,各自退回陣地,孤獨的舔著自己的傷口,也許還緩緩淌血的傷口。
解決之道在於體驗自己的情緒,覺察自己的安全感及自卑心。讓自己的心靜,進入心靈的澄清及自在,不會一下子因為對方的攻擊而馬上起怒,掀起消極情緒,被糟糕的情緒卷走,反之,會因為心靜而生出智慧,在澄清的心靈當中,清楚的照見對方的惡意攻擊背後,那隱藏的、未被表達出來的善意求助。原來不是在攻擊我,而是在向我求助。過去我居然連想都想不到,一直以為對方看不起我、討厭我、看我不順眼,原來表面堅強的他,竟然在向我求助也!當你看清事情的真相時,原來不是我不好,對方其實在向我求助。當有了這樣的覺醒後,下次有人攻擊我時,會從原本的防衛、反擊、自責、傷害對方,提升到:我要如何共情他的情緒?又該如何幫助對方呢?
轉載自張軍心理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