榮格心理分析的四個層次 - 宣洩、解釋、教育、轉化
發布日期:2014-11-09 瀏覽次數:
榮格把心理分析療法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,分別由四位大師為代表,他們是布洛伊爾、佛洛德、阿德勒和榮格本人。四位大師的方法首尾相接,步步深入,體現了心理分析的不同層次。榮格認為,一個完整的分析過程應該包括全部四個層次:宣洩、解釋、教育、轉化。
一、宣洩--布洛伊爾
佛洛德的精神分析是在布洛伊爾的談話療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。在結識佛洛德之前,布洛伊爾已經運用談話療法治療病人了,著名的安娜O就是這種療法的受益者之一(1882-1884),“談話法”一詞就是她提出的。她還把這種方法戲稱為“掃煙囪法”。
布洛伊爾發現,病人每說出一種心理創傷,症狀就會明顯減輕。有時候,病人怎麼也想不起創傷事件,他就給病人催眠。在催眠狀態下,病人會想起平時想不起來的事情。
在此基礎上,佛洛德提出了著名的“創傷理論”,認為心理障礙是童年的創傷(尤其是性創傷)引起的,它在心靈深處留下陰影,干擾了人們的生活,而談話療法起到了宣洩的作用。“宣洩”(catharsis)一詞源於希臘語,意思是淨化。早在兩千多年前,亞里斯多德就已指出,悲劇具有淨化心靈的作用。
催眠狀態下的回憶也是一種宣洩。
不久以後,佛洛德放棄了創傷理論,認為病人所報告的性創傷不是事實,而是病人的幻覺。但是,後來的研究證實,創傷確實是心理障礙的一個重要原因,心理創傷可以產生長期的不良影響,這種情況稱為創傷後應激障礙(PTSD),其發病率比人們想像的要高得多。
實踐證明,宣洩確實能夠治療心理障礙。通過宣洩,多數病人的症狀可以得到緩解。因此,這種方法運用非常廣泛。現代危機干預的基本手段就是宣洩。認知行為治療中有一種暴露療法,就是把病人暴露在引起痛苦的情境中,使痛苦慢慢減輕,其原理與宣洩相似。認知理論對此所作的解釋是:創傷使情境與痛苦形成條件反射,病人通過回避情境以減輕痛苦,使條件反射無法消退;如果把病人重新暴露在情境中而沒有再度遭受心理創傷,那麼情境與痛苦之間的條件反射就會漸漸消退。
二、解釋--佛洛德
有人擔心,過度宣洩會把病人變成“祥林嫂”,整天向人嘮叨和訴苦。這種擔心是有道理的,不過,宣洩還有更嚴重的副作用,那就是人格的退化和對醫生產生移情。
安娜O的病治好了,但她離不開布洛伊爾醫生了。這件事讓病人家屬和醫生本人都感到很為難。在這種情況下,布洛伊爾選擇了逃跑,即中止治療。
佛洛德也遇到過這種情況,他稱之為“移情”。他認為,宣洩導致人格的退化,使病人的心態回歸到了童年,變成了小孩,而把醫生當成父母,對醫生產生依戀之情。由於病人實際上不是小孩,所以這種依戀容易被誤解為“性愛”而令人難堪。
移情的出現和症狀的消失是同時發生的,所以佛洛德把它解釋為症狀的替代或轉移,精神神經症(佛洛德對癔症、強迫症和恐懼症的稱謂)變成了移情神經症,兩者性質完全相同。現在,只要把移情神經症治好就可以了。布洛伊爾把移情的出現視為醫生的失敗,佛洛德則把它當作心理治療的突破口。移情出現後,治療的重心就轉移到對移情的分析上。因此,處理移情是佛洛德式分析的重中之重。
這個時期,佛洛德已經放棄創傷理論,改用戀母情結解釋心理障礙。
戀母情結發生在3到6歲,表現為殺父娶母(男孩)或殺母嫁父(女孩)的衝動。6歲以後,戀母情結受到壓抑,變成無意識。如果壓抑不住,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:(1)以為自己已經殺父娶母,從而產生罪惡感;(2)因為殺父娶母而幻想自己已經受到懲罰,產生受罰妄想;(3)把殺父娶母歸咎于大人的誘惑,產生了性騷擾妄想;(4)認為自己根本沒有殺父娶母,而是無辜的受害者,產生受虐妄想。這就是說,所謂的創傷不是事實,而是戀母情結引起的虛假記憶或幻覺。
既然心理障礙是戀母情結引起的,通過宣洩,病人回到了戀母期,就把戀母情結投射到醫生身上,對醫生又愛又恨又怕。愛是因為他把醫生當成了母親,恨是因為把醫生當成了父親(不但恨還要殺),怕是因為擔心自己會受到懲罰(因為殺父娶母)、誘惑或虐待。
後來發展起來的客體關係理論認為,心理障礙的起源比戀母情結還要早。在3歲以前,孩子經歷了一個從自閉到依戀,再到獨立的過程。剛出生的嬰兒是自我封閉的,它仿佛依然生活在子宮裡,對外面的世界毫無興趣。一個月後,它開始注意到母親的存在,並越來越依戀母親,與母親形成共生關係。一歲以後,它學會了走路和說話,能夠從母親身邊走開,開始對母親說“不”,獨立意識漸漸形成。在這個時期,如果母親教養方式不當,就會讓孩子覺得她是一個“壞母親”。孩子對壞母親既愛又恨,產生矛盾情感。壞母親和矛盾情感後來內化了,成了心理結構的一部分,就會產生自我矛盾和無法解決的內心衝突,從而導致各種心理障礙。病人常常會把壞母親和矛盾情感投射到身邊的人和人際關係上去,因此容易發生人際衝突和矛盾。
移情也是一種矛盾情感,病人對醫生既愛又恨,只是兩者的強度不同而已。如果以愛為主,就是正移情;如果以恨為主,就是負移情。即使是正移情,也不是單一的愛,而是愛中有恨,以愛的名義捉弄醫生。病人一方面需要醫生,另一方面又不信任醫生,與其說是愛,倒不如說是巴結,因此很容易轉變為恨。
三、教育--阿德勒
佛洛德認為,對移情進行分析和解釋,可以讓病人對自己的病情產生領悟,以便從病症中解脫出來。但是,有些病人做了精神分析,也產生了領悟,但症狀並沒有完全消除。這時候,醫生還要做一番“修通”工作(working through)。儘管佛洛德反對指導和教育,但修通明顯帶有指導和教育的色彩。在這個問題上,阿德勒的觀點比較鮮明。他認為,解釋清楚以後,接下來就是教育和輔導。
阿德勒早年追隨佛洛德,後來因為不同意佛洛德的本能理論而自立門戶,創建了個體心理學。他認為影響人格發展的第一因素不是戀母情結,而是出生順序和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;人格發展的動力不是性本能,而是向上意志。
每一個人都想超過別人,如果他發現自己已經超過別人就會感到自豪,如果不如別人就會感到自卑。適度的自卑可以轉化為動力,使人奮發努力,積極向上,超過別人,超越自己。但是,過度的自卑會導致心理障礙。
阿德勒認為,所有的心理障礙都是自卑引起的。因此,鼓勵是阿德勒式分析最重要的程式,它在治療的整個過程中都處於中心地位,尤其是在個體考慮在生活中進行改變時。鼓勵的意思就是“獲得勇氣”。當人們發現了自己的力量,感受到歸屬感,感到自己並不孤單,感到有希望,感到生活中還是有很多新的選擇和可能性時,他們就獲得了勇氣。
阿德勒式分析一般分為四個階段:(1)建立合適的治療關係;(2)發掘來訪者的心理動力;(3)鼓勵自我認識;(4)幫助來訪者做出新的選擇,也就是重新定向和再教育。
前三個階段是佛洛德式分析和阿德勒式分析所共有的,第四個階段是阿德勒的獨創。阿德勒認為,佛洛德式分析把病人變成了孩子,如果不去引導,他可能會永遠長不大。心理治療的目的應該是説明病人成長,而不是把病人變成完全依賴醫生、沒有任何獨立能力的小孩。那麼,什麼方法可以使人成長呢?那就是教育。教育就是引導,給病人指明方向,使生活發生變化,尋求新的可能性。
阿德勒非常強調“想法”的作用,認為如果個體能夠改變自己的想法,就能夠改變自己的感受和行為。心理障礙與錯誤的觀念有關,這些錯誤的觀念是在很小的時候形成的,但病人現在仍然在生活中遵循這些原則,阿德勒稱之為“個人邏輯”。探索個人邏輯,改正錯誤的假設和結論是心理治療的一項重要任務。
阿德勒的觀點非常前衛,現在的許多心理治療理論都包含了他的一些觀點。沙利文、弗洛姆、霍妮的新精神分析學派強調社會文化的作用與阿德勒一脈相承,稱之為“新阿德勒學派”也不為過。認知療法的“不合理信念”是阿德勒的“個人邏輯”的翻版,阿德勒也非常重視認知的改變。阿德勒強調家庭關係對個體的影響而受到家庭治療師的推崇,同時他也是最早開展家庭治療的心理學家。另外,阿德勒還是短程治療的首倡者,為了減少病人的依賴性,他主張縮短療程。他告誡治療師不要在病因和病理上糾纏不休,應該把重點放在開發病人的潛能上,揚長避短,取長補短。弗蘭克爾和梅都把阿德勒看成是存在主義運動的先驅,因為他認為人是可以自由選擇的,並且是對自己的行為完全負責的。
四、轉化--榮格
如果心理醫生是一個普通人,那麼,他教育出來的病人頂多也只能是一個普通人。對於心理病人來說,做一個普通人是最大的願望。但是,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,做普通人太沒勁了。當心理病人通過佛洛德式分析和阿德勒式分析成為正常人以後,他可能不會就此滿足,而想繼續發展,做一個不一般、不尋常、甚至不太正常的人。榮格可以滿足這些人的需要。
阿德勒背叛佛洛德才三年,榮格也揭竿而起,創建了分析心理學。他反對佛洛德的理由是:(1)無意識不僅僅是被壓抑的個人經歷;(2)性不是最重要的本能,戀母情結不能說明一切;(3)夢不是願望的實現,不能只用客觀分析法。
榮格把無意識分為兩個部分: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。佛洛德只知道個人無意識,對集體無意識一無所知。個人無意識是個人經歷的沉積,集體無意識是整個家族、民族乃至全人類的歷史的沉積。在心理中,意識只占很小的一部分;在無意識中,個人無意識也只占很小的一部分。無意識對意識有很大的影響,集體無意識對個人無意識也有很大的影響。個人無意識由情結構成,集體無意識由原型構成。比較著名的原型有:自我,人格面具,阿尼姆斯,阿尼瑪,陰影,自性,等等。自我(ego)是意識的中心,自性(Self)是整個人格的中心。自性具有統一、整合、超越的功能,是心理發展的根本動力。
佛教也講自性,意思就是人的本質。自性是一切心理活動的總和,既惡又善,既有神性又有獸性。自性是一個自足的系統,一切俱足。佛在心中住,莫向身外求。佛洛德從現實生活中尋找夢的意義,榮格則認為夢中的一切都來自自性,從而創建了主觀釋夢法。
因為人是從動物進化而來的,所以自性包含動物成份,它既可以表現為人,也可以表現為動物,這種情況稱為變形(transformation),也稱轉化。榮格式分析的重點是挖掘自性的種種變形,使人逐步認清自己的本質,並把它們整合起來,形成一個整體,超越善與惡、意識與無意識、自我與自性的二元對立,這個過程也稱自性化(individualization)。
在榮格式分析中,醫患關係已經不是一般的共感和移情,而是感應,其特徵是“共時性”:醫患之間不再是一問一答、一個刺激一個反應的互動或回饋,而是心心相映,共同轉化。在轉化或自性化的過程中,醫生和病人一起成長,既不走在病人的前頭,也不落後于病人,而是並駕齊驅,比翼雙飛。
轉載自“活著真好”QQ空間